李葆文简介
李葆文现任华谋咨询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大学教授,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特邀副会长,国际维修联合会IMA发起人之一,中国区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代设备管理研究院院长。曾任广州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院长,广州大学维修工程技术学部主任,广州大学工业工程与设备工程研究所所长,广州市政府顾问。
李葆文是TPM(全面生产维护)在我国的早期传播者与中国现代设备管理理论开创者,形成了独树一帜的TnPM(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他撰写了大量有关设备管理方面书籍、论文,形成了完整的设备管理理论体系,指导着国内企业进行设备管理;他是享誉国际的设备管理专家,国际维修联合会的发起人之一,并成为国际维修联合会IMA中国区主席;在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指导下,他提议并参与组织起草了《中国设备管理体系标准》……他在推动我国设备管理理论与实践方面积极探索,成为我国设备管理领域的领军人物。
在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大潮中,李葆文和他开创的设备管理理论体系与实践案例熠熠生辉。在设备管理领域,他尽管享誉我国甚至全球,但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仍孜孜以求,不断突破自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的壮心渗透到他日常工作中,不断取得一个个丰硕成果,成为令人敬仰的设备管理领域的拓荒者与领航者。
对设备管理情有独钟的教授
生命里总是会有一些东西让我们喜欢、热爱,到情有独钟。正是这份浓浓的情怀,促使李葆文在设备管理领域深耕30余年,每一刻都保持着全身心的投入。尽管他早已在业内享有盛誉,仍然以持久的热情在设备管理领域深耕细作。
李葆文的成长经历伴随着坎坷与激情。他出生于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66年,他从北京四中毕业分到了青海二机床厂当工人,一干就是10年。10年间,他干过电焊、气焊、钣金、热处理等不少工种。早期工人的经历使他对工厂设备管理萌生初步认识。
1977年,中断10年的高考制度恢复,李葆文的学习热情被唤起。当时他已成家,孩子嗷嗷待哺,他和妻子只能利用业余时间,一边看孩子,一边复习功课,常常学到深夜。当年参加全国高考,顺利考入青海大学(原名为“青海工农学院”)高等数学师资班,并派送到山东曲阜师范学院学习,成为国家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生。
1982年,李葆文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青海大学数学系任教,两年后调到天津一所中学教数学。在教学期间,他深入研究模糊数学,在国内及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外知名期刊上发表了10多篇有关模糊数学的论文,在国内外模糊数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
后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汪培庄(时任模糊数学协会副理事长)受广州大学邀请担任代理副校长,广州大学当时正在筹备成立模糊系统与知识工程研究所,汪培庄教授建议李葆文来广州大学帮助筹备模糊系统与知识工程研究所事宜。出于对模糊数学的热爱,李葆文欣然应允,调入广州大学担任助理研究员,成为广州大学模糊系统与知识工程研究所里的骨干力量。
机遇总是青睐聪明又勤奋的人。1985年,李葆文迎来事业的一个重大转换点。这一年,他进入广州大学正式任教。不久,由广州大学时任校长张士勋牵线意大利院校合作组织准备把400万美元的公益援助款建立一个教学实体——“维修工程学部”。当时,在社会上公开招聘“维修工程学部”筹备负责人。李葆文考取第一名,很快被广州大学任命为“维修工程学部”主任,并开始筹备工作,从此正式投入到设备管理与维修的教学、科研和企业管理实践中来。
从零到有的艰苦筹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时间。李葆文带领团队制定计划、组织和协调资源来推动筹建工作。半年后,广州大学维修工程学部(系)大楼开始建设,实验室与教学楼如期竣工验收。
时光荏苒,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原广州大学、广州师范大学、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广州教育学院、广州艺术学院、广州纺织学院等7所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广州大学。合并后,将有2个计算机系和电子机械工程合并成“信息机电工程学院”,李葆文被任命为院长,同时兼任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院长。
数十年间,怀着对设备管理的独特情怀,李葆文撰写了《The Man-Machine System of Enterprise》(美国学术出版社出版,英文专著)、《设备管理新思维新模式》《简明设备管理手册》等30余本书,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尤其是《设备管理新思维新模式》一书,历时20年,连续再版4次,每次再版都被抢购一空。
为宣传设备管理的重要性,给设备管理人员应有的地位,李葆文还创作了《设备管理之歌》——“我们既无锦旗也无战鼓/批评指责目祥耳熟/我们默默无闻/修修补补/抢险救火/轻车熟路/生产流畅非我们莫属/谁让我们是设备之母/这就是我们——设备管理者/工厂安全健康靠我们来呵护/这就是我们——设备的守护神/企业的脊梁骨”,这首歌在业内颇受欢迎并得到广泛传播。
在设备管理领域深耕细作:TnPM独树一帜
深耕细作,艰苦奋斗,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改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引航者。1998年,李葆文在《中国设备工程》(当时名为《中国设备管理》)杂志发表题为《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TnPM》文章,在社会上反响强烈。两年之后,他出版《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从理论到实践》一书。这一时期,在设备管理与维修理论方面,李葆文深入研究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早年,李葆文是日本的TPM在我国的忠实传播者。PM最早从美国兴起,后来日本人提出TPM,叫全员生产保全,随着日本制造业兴起,TPM在日本流行并逐渐风靡全球。1990年,李葆文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到访意大利及欧洲很多国家,开始接触日本的TPM。
2015年,在瑞士卢加诺召开设备管理国际会议上,日本设备管理协会代表发言说:“TPM从日本传向世界各地后,已经变形了,我们应恢复原来的TPM。”李葆文向那位发言的日本人提问:“TPM有50多年历史了,面对今天瞬息万变的发展环境,需不需要变化?面对各国不同的环境和国情,需不需要变化?”那位发言的日本人说:“不用变”。李教授接着发表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时代变化了,环境变了,企业也在变革,TPM一定要与时俱进,一定要适合各国国情,全球维修策略都在变化,比如,原来有2种,现在有几十种,因此,TPM内容也在充实与发展,以便跟上国际潮流”。李葆文的发言引起共鸣。结合自身对设备管理深入研究,他觉得TPM更像一件不合体的大衣,不可能照搬到国内企业,只有重新给予裁剪才能适应我国国情。因此,他没有直接翻译有关TPM的专著,而是给予创造性的发展与完善,结合我国国情对TPM给予改良、补充,发展成为TnPM,也称为“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受到国内众多企业青睐。
李葆文发现,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一段时间内,各个阶层的人群带着各自的行为习惯拥入产业大军,出现很多问题:一是工人们做事随意,没有规矩;二是即使有规矩,也常会不守规矩;三是即使是遵守规矩,也做不到位。针对这些情况,他提出:“规范一切,一切规范”的理念,这一观点被山东菏泽卷烟厂高度认可,也因此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山东菏泽卷烟厂按照TnPM的理念和方法运作、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各行各业焕发出勃勃生机,争相发展。企业发展离不开设备管理,许多国有企业更把安全放到极高的位置。李葆文在设备安全方面做了大量探索,组织一个专门团队,投入这方面的研究。两年时间,李葆文教授组织的专业团队完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管理体系设计,2015年,《TnPM安全宪章》一书正式出版,指出系统本质安全既需要“人”的本质安全,也需要“机”的本质安全。他提出“过敏式管理”“设备寿命周期风险管理”“风险与屏障管理”等理论和观点。对于企业管理而言,这些都是杜绝事故非常有效的方法。
李葆文每年都要参加和组织国际设备管理会议,在扩大TnPM的影响力方面,30多年来从未停下脚步。
早在2009年,李葆文就牵头在广州成功举办“世界维修论坛”大会,来自35个国家的150多名代表与会,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和世界各国维修届的联系和交流;2013年,“国际维修联合会IMA”在瑞士正式注册,主要发起国是瑞士、英国、德国、中国、沙特等,现在已经发展为几十个成员国,李葆文是发起人之一。
倾力人才培养,《工匠革新36技》等成果相继问世
李葆文掌舵的学府咨询有限公司培养了大批的设备管理专业人才,成为全国设备管理的领航者。作为从事设备管理研究几十年、出版专著30余本的知名专家,李葆文深知实现制造强国必不可少地要加强人才的储备与培养。“倾力培养人才是我们的重要使命,只有不断为设备管理领域注入新鲜血液,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助力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李葆文感慨地说。
能否把“设备管理与维修工程”列入教育部国内各大院校所设系的目录,是关系到国内10多所大专院校能否继续把设备维修工程系开办下去的决定性因素。李葆文认为“设备管理与维修工程”未列入教育部各大院校所设系的学科目录中,表明人们尚未认识到该专业的重要性和意义,他担忧这将导致设备管理与维修工程“后续无人”的窘境。
基于此,退休后的李葆文也闲不住,他希望将多年研究的成果传播给更多人。只要站到讲台上,他就充满激情与干劲,信心百倍地谋划着如何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他经常说:“一是中国制造越做越大,越做越强,越来越需要设备管理与维修人才;二是虽然设备管理与维修人员在进步,但是设备的技术进步却超过了人才技能与管理的进步速度;三是设备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人才越来越短缺,设备管理与维修难度越来越大。现在已经进入智能制造和智能维护时代,高级设备检修检测人才紧缺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我们培养设备管理与维修人才的任务更加紧迫,任重而道远。”
在对企业进行设备管理与维修调研时,李葆文发现,许多公司的设备管理已成体系,形成一定规模,但缺少设备管理的灵魂,而且更需用管理软件给予固化。秉承做有灵魂的设备管理软件这个愿景,李葆文历时8年建立起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团队。2013年,李葆文带领团队成立广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初衷就是,组织专业团队手把手的将先进的管理思想与方法讲给IT编程人员。
李葆文常常亲自和软件的架购师一起讨论软件的系统架构,亲自给软件人员上课,让他们了解设备管理的脉络,了解各个模块之间的底层逻辑。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开发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融入先进管理思想与理念的“资产管理软件”与“安全管理软件”,以及适合医院使用的华医芯软件。目前,这些软件已申请了20多项专利,企业也被评为“特新高精”。软件在几十家企业应用,得到客户认可与好评。
此外,李葆文还撰写了一本独特的书稿——《工匠革新36技》,以36个成语的形式来概括36种创新方法。他希望通过这本书来指导企业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技巧来进行创新,这样可以让企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能人,更多的创新工匠。“我们的设备人能够不断地向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学习,这不是简单的学习,而是引进—学习—模仿—革新—超越。”他说。
推动设备管理发展,老教授一直在努力
追求卓越,永不停歇。2016年,在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指导下,李葆文提议并参与组织起草了《中国设备管理体系标准》,这将对中国设备管理体系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2017年6月1日,在设备管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设备管理体系标准》隆重颁布,在国内全面实行与推广。此后,国内企业的设备管理行为有了标准与依据,这将推动我国设备管理跃上一个新台阶。
近两年来,李葆文对智能制造和“互联网+”形势下的智能维护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智能维护的14个方向,并将BDBPM(大数据为基础的精准维护)作为智能维护内核。为未来“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做好管理创新准备,并主编撰写了《设备维护2035》一书。之后,他又对设备管理进行顶层设计,提出设备全寿命周期价值管理的12个模块,并逐一进行了深入研究。
李葆文在10年前就开始寻找合适的战略合作伙伴。他看到国际上著名的咨询公司如麦肯锡、艾森哲、波士顿及IBM等,他们的产值巨大,人员众多,他就在想,为什么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可以做的很大,而我国的咨询公司个个如同小作坊,很少有做成规模的。
怀着将我国咨询业做大做强的理念,李葆文到处寻找合适的合作对象。直到他看到深圳的华天谋咨询公司,见到了华天谋公司负责人岳华新才眼前一亮。他看到岳华新依照企业产品生产工艺对咨询产品进行内部分工划分,提出十纵十横乃至千纵万横的咨询产品框架,提出咨询产品的标准化和内部知识的商品化交易等理念……
李葆文决定将学府咨询有限公司融入华天谋公司,共同成立了华谋咨询有限公司。他认为,把公司的经营交给这些充满活力、有头脑、有远见的年轻人,自己可以腾出更多时间进行设备管理的理论研究。
虽然已经年近80岁,但心怀使命的李葆文还在不停地工作。他笔耕不辍,著书立说;他脚步不停,全球考察;他讲座无数,诲人不倦;他思考不止,创新不断。这样的老教授,必将在设备管理领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