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聚焦全国设备管理先进典范:嘉兴新嘉爱斯(5)

更新时间:2015-07-13

节能减排:设备管理的重中之重

——浙江省嘉兴新嘉爱斯热电有限公司设备管理经验浅析

文/陈雪芹 梁玲


点评:中国机电产品流通协会会长尹鲁章

中国机电产品流通协会会长尹鲁章


嘉兴新嘉爱斯热电有限公司以超前的意识和高度的企业社会责任感,力推设备节能减排,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获得了诸多桂冠,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及设备节能减排树立了榜样。

在新嘉爱斯闪耀光环的背后,有这样几个好做法值得借鉴。一是设备管理符合国家宏观政策及产业结构调整大趋势,引领了时代潮流。二是企业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设备管理工作,将使这项工作上升到了一个非常高的企业绿色能源战略层面加以实施。三是设备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为企业进行集约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新嘉爱斯勇于创新,加大技改资金投入,在造福社会的同时,企业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五是企业的荣誉受益于企业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大局意识。

我们期待着,在我国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广大工业企业胸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紧迫感,把设备节能减排的工作做得扎实有效,做得有声有色。设备节能减排,从战略高度推动,从微观管理着手!




公司概况

嘉兴新嘉爱斯热电有限公司是隶属于世界500强之一的浙江物产集团的公用热电企业。现有3台22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和2台22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污泥焚烧炉,配套50MW和25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各1台以及1台50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25MW,同时还拥有2台由汽轮机拖动的1500m3/min空气压缩机组。

2006年5月,公司首台机组投产,同年12月2号机组投入运行。公司现已拥有热网主管道约150km,正常热用户168家、压缩空气用户27家。年发电能力8.5亿kW·h。年供热能力450万吨,年无害化处理处置污泥50万吨,年供压缩空气10亿立方米。2015年10月起,每年可实现生物质秸秆发电量2亿kW·h。


荣誉称号

浙江嘉兴新嘉爱斯热电有限公司先后荣获“全国节能先进单位”、“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全国设备管理创新企业奖”、“2008年度浙江省污染物减排先进集体”、“浙江省特种设备节能减排示范企业”、“2009年度浙江省节能先进单位”、“浙江省十一五节能降耗先进集体”、“浙江省工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浙江省绿色企业”、“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浙江省创新型试点企业”、“2011年度浙江省建设系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公司与浙江大学等联合申报的“污泥搅动型间接热干化和复合循环流化床清洁焚烧集成技术”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燃煤、秸杆、污泥经过设备特殊工艺处理后,产生的淡淡白烟袅袅升入水墨画般的天空——远远地望去,嘉兴新嘉爱斯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嘉爱斯”)恬然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走近这个以生产热能为主的热电公司,络绎不绝的参观者让记者感慨:新嘉爱斯,一个对环境污染有着极大压力的热电企业,何以成为了荣获多项殊荣的生态文明标杆企业?

记者深入新嘉爱斯生产车间采访发现,那些隆隆作响的机组,在新嘉爱斯健全的设备管理体系内,正在指挥中心的统一调度下,完成着它们神圣的使命:无味、无污染地高效运行。而更令人叹服的是,通过数据监测发现,新嘉爱斯的烟气排放标准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天然气排放限值要求。

“节能减排是新嘉爱斯人的历史使命,是设备管理的重中之重。”新嘉爱斯总经理计荣林一语中的。计荣林认为,做好设备节能减排工作,要从三方面加以推进:一是要主动顺应政策要求与发展趋势。二是要舍得必要的资金投入,加大设备技改与创新力度。三要实现设备高效运行。这三者缺一不可。


理念先行,把设备节能减排视为绿色能源战略

亮点:生产设备具有节能减排的功效。该公司以绿色环保和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为使命,努力发挥热电联产的优势,努力实现企业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计荣林作为新嘉爱斯的掌门人,尽管有着江南水乡人特有的文气,但其谈吐却处处彰显着大气。他对国家节能减排形势侃侃而谈,对单位产品能耗指标的评估了如指掌,这些,或许成为新嘉爱斯构建节能减排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尽管新嘉爱斯的主业是生产热能、电能,但循环经济的发展也成为其生产的亮点。在新嘉爱斯,一车车从企业回收的带有污染性质的污泥,可以通过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的工艺流程,被加工成可以生产热能、电能的资源使用。

污泥焚烧综合利用,是公司全力推进、造福社会的项目。计荣林介绍说,自2007年始,新嘉爱斯就把这个项目视为一个攻关课题,对污泥的工业化处理处置进行积极探索。2010年10月,新嘉爱斯创新集成了一套污泥处理处置新工艺,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日处理污泥1250吨的污泥干化生产线以及污泥协同焚烧综合利用项目,为我国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稳定化”处理处置提供了借鉴。

污泥焚烧综合利用,是新嘉爱斯最为自豪的项目。在今年4月刚刚投入生产的二期污泥生产车间,一台台崭新的设备隆隆作响,这里已没有污泥的异味。随着这条日处理污泥2500吨生产线的建成,嘉兴市80%以上的污泥都可以送到该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置。

在新嘉爱斯近10年的发展历程中,荣获的诸多殊荣都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在这些耀眼光环的背后,凸显的是新嘉爱斯人审时度势的战略眼光。

“项目建设时,我们尽可能地优先选用具有节能减排优势的设备。这不仅仅是经济效益的问题,也是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问题。”计荣林说。生产设备具有节能减排的功效,产品具有促进节能减排的特性,这就是新嘉爱斯与众不同的地方!“绿色环保、高效低耗”,这是新嘉爱斯人秉承的原则。多年来,该公司始终坚持以绿色环保和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为使命,努力发挥热电联产的优势,努力实现企业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加大技改,设备节能减排功效日益突出

亮点:多年来,新嘉爱斯加大技改力度,实行了双碱法脱硫提升优化项目、热功联产项目、脱硝改造、除尘器电源改造等技改措施,设备节能减排的功效日益突出


在新嘉爱斯,有着一位德高望重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常务副总经理俞保云教授。在新嘉爱斯的发展历程中,每一项重大的技术改进与创新、设备的选取、引进等,都渗透了俞保云的心血。

在俞保云看来,具有节能减排的设备才能与新嘉爱斯的绿色能源战略相吻合。他多年来参与实施与改进的重大项目,为实现企业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俞保云介绍,新嘉爱斯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减少耗电量和耗汽量,也就是减少煤炭的消耗,这也是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内容。多年来,新嘉爱斯加大技改力度,实行了双碱法脱硫提升优化项目、热功联产项目、脱硝改造、除尘器电源改造等技改措施。

新嘉爱斯实施的脱硝改造,是资金投入较大的一个技改项目,整个工程(包括锅炉省煤器改造)改造费用达5200万元,对污泥焚烧产生的烟气实现清洁排放的难度大大高于燃煤锅炉烟气治理要求。NOX的控制将是继粉尘和SO2之后燃煤电站环保治理的重点,《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中规定2014年7月1日起NOX的排放指标为100mg/m3,同时在标准中首次引入汞排放限值为0.03mg/m3。针对SO2、NOX、汞等多种污染物的排放,新嘉爱斯立足现状,着眼未来,与浙大能源所合作,作为国家863计划项目示范工程,重点突破脱硝协同汞氧化催化剂技术,实现污染物控制由单一控制向协同控制的跨越,满足高效控制多污染物的排放与引领绿色环保产业跨越发展的需求,从而提高了烟气中汞的总去除率,实现硝汞联合控制。

“截至目前,我们已累计投入节能减排技改资金3亿多元,占公司总资产的1/4,设备节能减排的作用不断得到提升。”计荣林颇为自豪地说。




健全体系,隐性经济效益显著

亮点:设备管理信息化(EAM)的全面实施,使新嘉爱斯资产管理的组织体系、业务流程、管理程序、使用效率、资源分布和利用等得到了全面梳理和优化提升


潘旭霞是活跃在设备管理领域的资深管理者,身为新嘉爱斯的设备主管,潘旭霞工作起来显得得心应手。“我出差的时候,可以随时通过手提电脑监控设备管理状态。”潘旭霞认为,设备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不但降低了管理成本,而且还产生了非常好的隐性经济效益。

新嘉爱斯作为一家资产密集型企业,生产过程的流程化,使得前后工艺相互制约与关联,对设备可靠性要求高,设备数量多,维修管理工作复杂。伴随着公司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张,原有的设备管理模式势必难以满足新形式下的需求。如何有效提高设备可靠性,逐步降低设备维修费用,规范设备管理业务流程,提升人员能力与素质,固化与传承企业经验与知识,一直是公司领导班子所追求和希望予以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新嘉爱斯公司引进斯凯孚(中国)资产管理团队,对公司的设备管理现状进行了评估,发现设备管理中需要改善的内容,并提出专业建议。

设备管理的高度信息化,让新嘉爱斯人倍感自豪。据潘旭霞介绍,在公司领导的重视下,新嘉爱斯从建厂伊始就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从最初的办公自动化(OA)系统到财务上的SAP系统以及能够获取生产实时数据的SIS系统等。

尽管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但是在设备信息化(EAM)管理上还是空白。设备台账、缺陷汇报、维修工单处理、领料、工作票及操作票、采购、仓库管理、工器具管理等方面仍然停留在纸质化的工作层面,无法通过日常的操作对设备数据进行积累,以及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并加以利用。在此背景下,新嘉爱斯希望使用设备管理信息系统(EAM)开展设备管理工作,将设备管理体系、流程在系统中进行固化;通过系统功能的使用,收集设备台账、点检、润滑、故障、检修、备件、成本等专业数据,并对专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指导设备管理业务的开展与提升。

潘旭霞介绍说,设备管理信息化(EAM)的全面实施,使新嘉爱斯资产管理的组织体系、业务流程、管理程序、使用效率、资源分布和利用等得到了全面梳理和优化提升。借助于这个过程,有关的基础数据得到了全面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得以提升,大幅度提升了信息传递速度和效率,使企业最终实现了设备管理、尤其是维修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信息化、可视化和透明化。

EAM项目实施后,新嘉爱斯请专业公司进行调研发现,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使新嘉爱斯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和利用,进而保障生产,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好的隐性经济效益。如可有效降低设备非计划停机时间,增加生产效益30%;减少控制维修成本,可实现设备运行维护成本降低10%~20%;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投资回报,可提高收益10%~20%等等。

“设备管理有许多细致的工作。设备节能减排,就如同在设备上洒落了的芝麻,就看你如何进行设备精细化管理,把散落在缝隙中的一粒粒小芝麻抠出来。集约就是效益!设备节能减排大有可为!”计荣林深有感触地说。




社长兼主编:陈雪芹

电 话:(01068515135

编辑部

电 话:(010)68054816/68054837/68054838/68054839

运营部

电 话:(010)68052048

学术稿件咨询电话:

电  话:(010)64936065

新闻投稿邮箱:

zgsbgcxw@126.com

技术文章投稿邮箱:

zgsbgc@126.com

开户行

工行北京礼士路支行

户   名

《中国设备工程》杂志社

账  号

0200 0036 0902 2100 604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一区12号楼4门3层(10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