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视野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视野

名师讲堂(2):《中国制造2025》时代如何完善设备管理手段

更新时间:2015-07-14

文/张孝桐


本期名师:张孝桐


张孝桐,上海人,1937年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1960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冶金机械”专业。现为冶金机械专业高级工程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工程研修中心专家、中国设备管理网专家、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合作交流部管理委员会委员、国家质量监督总局国家“点检员”培训特邀授课讲师。擅长大型流程企业的现场管理、设备管理;国际贸易;信息化工程设备的监理管理。

张孝桐致力于传授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实施企业的设备管理和维修管理。先后走进宝钢、太钢、临钢、唐钢、马钢、攀钢、包钢、首钢、中铝、中石油、中石化、大唐集团、国电、三一重工等百余家企业进行培训,广受好评。



《中国制造2025》于2015年5月8日正式公布,这一中国版的“工业4.0”,是未来10年我国企业(涵盖货物类和服务类)的最强音!将促进各行业贯穿全局的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以及“互联网+”与传统工业的紧密结合,也有望成为驱动我国新一轮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飞跃转变的加速器。

未来的制造业,不仅仅会制造商品和产品,而且制作出来的设备还要会思考。我国所有的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将成为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终端企业,数据将成为未来制造业的重要组成,而竞争则必将是天翻地覆的。

当今,无数企业在追逐、发现和参与大数据,不知不觉中,DT时代已经悄然而至。参与社会变革、参与经济发展,要让整个社会方方面面越来越强大、让经济更富裕、让人类更幸福,这就是我国各行各业、互联网大企业的历史担当。

今天的互联网,上网不仅仅是看新闻、购物、玩游戏、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发展进步巨大的能源和动力。特别是近两年,随着我国人口红利下降,劳动力成本增加,机器人在制造业以及军事、侦察、服务、娱乐等领域正在逐步进行“机器换人”的变革。有机构预测,2019年将迎来机器人革命,而世界经济也将由IT时代进入RT时代,2013~2016年,预计智能机器人销量将达到2200万台。我国相关企业正在努力,智能机器人的制造与应用已初具规模,产学研各方表现良好,应用发展空间巨大。

如果说以往的企业是以服务他人和服务自身企业为中心的,那么展望未来,企业应如何贴近当今这个伟大时代并投身其中则引人深思。不管你是否掌握了IT、DT、RT,不论你强大还是弱小,对于我们而言,现今最迫切需要思索和完成的,或许应该是充实自己、改变自我、完善自身的过程。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对于设备工作者而言,再先进的智能企业、再精巧的机器人,都离不开维护、检修和管理。如何做好工作以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形势,如何以优异的设备管理来完成《中国制造2025》,是很多设备工作者共同探索的方向。

面对企业应如何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实施设备管理的问题,一些设备管理者因缺少政策层面可供参考的系统解决办法而心存“埋怨”。

什么是最适合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设备管理方式?

在这个回归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好形势,怎样的设备管理才能够符合当今时代的精神,才能够适应现今市场经济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设备管理协会领导在完善自身建设的同时,对于来自企业基层的诉求尤为重视。

协会会长王金祥对协会的工作方向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表示,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的指示,围绕国家发展改革委的中心工作,主动发挥协会的积极作用,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下功夫、求实效;要按照委领导提出的更高要求,深入研究“互联网+制造”、“一带一路”等方针政策,主动参与、积极配合,进一步思考、主动多做工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作增光添彩。

对于如何完善企业的设备管理,笔者也在解读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文件的过程中有所感悟。


管理的定位

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律,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必须满足市场对于企业产品的需求,要为《中国制造2025》推进规划服务,为企业的产品服务。要使用户满意,要满足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管理的主体

要充分调动企业设备管理基层员工的积极性,解放企业领导。要将企业设备管理的重心下移,建立“三位一体的基层设备管理机构”,即“设备管家体系”。将企业“利益共同体”组织在一起,形成企业设备管理领导和设备管家体系“两个积极性”的和谐、共赢局面。


管理的对象

是企业的“产品作业线设备”以及比照其管理的“非产线设备”,要按设备“H组织阶段、M维护阶段、R修理阶段和O停产检修阶段”4阶段的运行状态,实施全面、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


管理的重点

是指“管理的对象”中存在隐患、曾经或即将发生故障的设备的“最小维修单元”,对其实施状态管控并组织状态修复,同时必须要紧密配合企业阶段性核心、重点工作,确保企业产品顺利交付。


管理的手段

要实施维护、实现预知状态、超前管理。改变传统的管卡压模式,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借助“互联网+设备”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逐步加速推进企业产品作业设备。


管理的方法

从传统被动式领导布置员工干,到以点检为核心、结果为导向的员工主动实施自主管理,通过设备的两个层次(单体的和联动的)及“设备管家七步骤”,实施由“设备管家体系管理设备”的自主管理,以实现解放领导、提升价值。


管理的目标

避免走入“设备管理为设备”的误区,明确“设备为产品服务”的目标。为确保企业产品订单完成,对设备管理的考核要严格做到产品作业线设备“停产时间可控”,为企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对设备系统内部,要求以“设备故障停产损失及维护检修费用的总和最小”为目标。


社长兼主编:陈雪芹

电 话:(01068515135

编辑部

电 话:(010)68054816/68054837/68054838/68054839

运营部

电 话:(010)68052048

学术稿件咨询电话:

电  话:(010)64936065

新闻投稿邮箱:

zgsbgcxw@126.com

技术文章投稿邮箱:

zgsbgc@126.com

开户行

工行北京礼士路支行

户   名

《中国设备工程》杂志社

账  号

0200 0036 0902 2100 604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一区12号楼4门3层(10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