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典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先进典范

设备管理创新让航空企业如虎添翼

更新时间:2020-10-16


•聚焦全国设备管理先进典范⑦•



公司概况

  1958年8月1日在西安渭水之滨奠基生根的中航工业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工业西航),是我国大中型军民用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重要基地,大型舰船用燃气轮机动力装置生产修理基地、新型环保能源领域研发基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技术加工制造中心。
  1993年5月28日,中航工业西航将航空发动机批量生产、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外贸转包生产等航空发动机制造相关经营性资产注入“吉生化”,以重大资产重组方式组建上市公司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航空动力”)。作为第一家通过借壳,将军工资产整体装入上市公司的企业,航空动力于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再次成功进行重大资产重组。重组后的航空动力集成了我国航空动力装置主机业务的几乎全部型谱,进一步完善了公司对航空发动机主机业务的增值配套服务,形成集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销售和维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增强公司在航空发动机业务上的发展潜力,提高了公司核心竞争力,成为我国最大的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生产制造、维修基地。

荣誉称号


中航工业西航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明星企业”、“国家机电产品出口先进单位”、“国家863 CIMS应用示范企业”、“全国用户满意服务单位”、“中国航空工业创建40周年重大贡献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建国50周年国庆首都阅兵装备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单位”、“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 、“第九届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等多项殊荣。此外,公司“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200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管理成果奖的获得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技术平台的建立不断提升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目前已位列中国工业企业500强。中航工业西航注资重组的航空动力连续多年被评为陕西省设备管理先进单位及第十届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



点评:陕西省设备管理协会秘书长朱家秦





中航工业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是陕西省的大型央企,是我国大中型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拥有完整的航空发动机生产体系,是现代化高精尖生产加工设备的航空企业,为我国近年来迅猛发展的航空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几年来,我非常高兴的看到,公司在设备管理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引入设备全寿命周期价值管理(LCM)、全员生产保全(TPM)、可靠性维修管理(RCM)等设备管理新理念、新方法的基础上,该公司不断探索适合企业发展的设备管理道路,逐步健全完善设备管理体系,提升设备运行质量,实现了设备管理工作的新突破。

公司开展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形成涵盖资产管理与设备管理双重概念的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式,参照国际通用的ISO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把建立完整的体系作为设备全寿命管理的灵魂,变传统设备管理为设备价值管理,完成由“管物”到“管人”、由“技术服务”到“技术管理”、由“输血”到“造血”,由“发现别人问题”到“指导别人发现问题”的转变。









  中航工业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是拥有现代化高精尖生产加工设备的航空企业。近几年来,公司在设备管理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公司通过导入设备价值管理理念,营造设备价值管理氛围;明确设备价值管理定位,构建设备价值管理体系;创新设备价值管理模式,建立设备价值管理机制;抓住设备价值管理核心,确保设备资产价值创造;搭建设备价值管理平台,提升设备维护利用效率;优化设备管理维修团队,提升设备综合管理水平的探索与实践取得显著成效。这一系列举措保证了科研生产任务顺利完成。在引入设备全寿命周期价值管理(LCM)、全员生产保全(TPM)、可靠性维修管理(RCM)等设备管理新理念、新方法的基础上,公司不断探索适合企业发展的设备管理道路,逐步健全完善公司设备管理体系,提升公司设备运行质量,实现了设备管理工作的新突破。

公司开展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形成涵盖资产管理与设备管理双重概念的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式,变传统设备管理为设备价值管理,完成由“管物”到“管人”、由“技术服务”到“技术管理”、由“输血”到“造血”,由“发现别人问题”到“指导别人发现问题”的转变。



管理创新 制度先行



  亮点:公司在认真梳理自身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的基础上,组织编制突出管理重点、优化管理流程的《TPM培训手册》,并对设备管理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测评,使TPM理念溶于心;通过现场检查、考核、评价、信息反馈,让责任主体单位将TPM理念践于行;将专项工作纳入设备管理月考核,令TPM理念固于制



  公司明晰“规范业务、突出管理,以技术为支撑,强化统一管理”的管理思路;构建技术为支撑优化管理、人与物分离精细管理、各部门联手协同管理的“三三制”管控方式;形成设备管理、设备保障、能力补充的设备协同管控架构;形成公司决策、部门层管理、班组层执行的设备管控落地路径。“以优塑精”构建设备价值管理体系,整合设备管理机构,使业务界面更加清晰、职能权责更加明确;精心打造融业务专长与业务管理能力于一体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管理团队。形成设备工程技术人员、设备技术状态、设备技术支撑、设备类技术创新“四位一体”的设备价值管理体系。

公司在认真梳理自身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的基础上,组织编制突出管理重点、优化管理流程的《TPM培训手册》,并对设备管理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测评,使TPM理念溶于心;通过现场检查、考核、评价、信息反馈,让责任主体单位将TPM理念践于行;将专项工作纳入设备管理月考核,令TPM理念固于制;将TPM 与质量整顿、6S管理推进、安全标准化、绿色航空制造企业标准推进工作相融合,借助网络、报纸、广播、电视和各单位文化展板,宣贯TPM理念,营造浓郁的设备价值管理氛围。





花映西航


公司强化设备采购环节管理,编制各类设备采购技术文件,规避设备投入风险;细化设备使用环节管理,制定设备使用、维护、维修技术标准、修理流程,坚持保障设备技术状态和解决设备疑难问题并重,发挥设备最大效用;公司引入客观反映设备生产能力的OEE指标,通过目标牵引加快TPM全员推进进程,推动各岗位人员在TPM全员推进中价值创造具体化,实现从设备利用向OEE转变。设备利用率试点由期初人工统计几十台设备,发展到目前自动采集统计240余台设备数据。为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均衡生产、高效产出、低成本运营”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撑。

  此外,公司在6S管理制度编写、培训资料编制方面多次进行培训,管理创新部、人力资源部及部分单位6S管理主管领导、各单位6S管理员、6S管理制度编写人员均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明确了公司6S管理工作目标和总体计划,了解了公司《6S管理评价准则》修订情况、考评细则、评价打分以及8个关键项和公司9项6S管理制度。

日前,《中国航空报》对公司6S管理创银工作稳步推进进行了报道:2015年,公司将对6S管理工作进行创银达标验收,从五方面入手,确保6S管理工作取得实效。广大干部职工以企业发展大局为重,上下一心狠抓6S 管理工作,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使6S管理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公司“制度建设年”各项任务目标的顺利实现做出积极贡献。



设备运维 以点带面



  亮点:公司在设备运行维修方面从重点设备入手,以点带面,逐步完善设备保障体系,确保生产顺利进行。公司建立了网络关键设备状态看板并每日更新,同时对关键设备实施点检制,每月对关键设备不达标的情况进行分析,及时调整关键设备维护维修策略,确保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得以保障



  公司在设备运行维修方面从重点设备入手,以点带面,逐步完善设备保障体系,确保生产顺利进行。公司建立了网络关键设备状态看板并每日更新,同时对关键设备实施点检制,每月对关键设备不达标的情况进行分析,及时调整关键设备维护维修策略,确保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得以保障;设备维修工作中全面推行故障网上报修制,将故障原因、排故方法、预防措施上网,实现维修知识累积和共享;针对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的管理顽疾,创新推出设备可视化保养规范,编绘以正确标准、典型违章、整改方法为内容的图板,将设备管理制度、保养规范、标准化作业直观展示,帮助操作者提升设备维护保养能力。针对国企设备管理普遍“重使用、轻维护”,日常保养不到位的管理顽疾,公司结合设备管理若干要点形成设备管理业务评价标准,对生产主体单位设备管理体系的构建、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审核认证,帮助主体责任单位建立、完善内部设备全寿命价值管理模式,发挥各级管理者在设备全寿命价值管理中的作用。

公司编制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二级网络图,以精益理念中价值分类为基础,以流程再造为主要手段,推动可视化工具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实现从设备资产自身的保值增值到所处价值链环节在系统中价值创造的保值和增值。公司坚持“三盯两确保”原则,即紧盯科研生产重点任务完成,紧盯科研生产“瓶颈”,紧盯科研生产关键设备,确保设备良好运行,确保科研生产任务完成。公司将“三盯两确保”作为绩效考核重要指标,加快了处理设备故障快速反应能力。公司精锻、精铸、热处理中心是科研生产关键地段,设备部转变设备管理理念,组建精锻、精铸、热处理中心设备管理专项团队,推进TPM管理、开展预判维修等,杜绝了“越忙越修、越修越忙”的恶性循环。公司推行预防性维修为主的多种维修方式并存策略,对非主线简单设备或备用设备采取事后维修,对于生产主线关键、重要设备采取主动改善维修和可靠性维修,对故障多、难维修的设备采取预防性维修。关注生产需求,梳理现场设备的问题,建立关键设备的评审、管理、监控体系,组织技术攻关与改进,开展预防性维修工作,重点解决影响产品与效率的缺陷与隐患,保障设备连续可靠运行。



设备管理 以人为本



  亮点:公司围绕“人尽其才”制定并实施了人才开发战略。建立“长、家、匠、特”分立的人才管理体系,分层、分级的技能人才培养、考核管理模式,使职工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索取知识”转变,培育职工“敢打硬仗,能打硬仗,会打硬仗”的本领



公司围绕“人尽其才”制定并实施了人才开发战略。发挥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优势,拓宽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创新探索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以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通过制定企业级的人才开发战略和人才队伍发展纲要,建立“长、家、匠、特”分立的人才管理体系,分层、分级的技能人才培养、考核管理模式,明晰技能人才梯次成长路径,出台激励技能人才成长的薪酬政策。抓培训目标落实,抓学习型班组建设,抓考核鉴定体系完善,建技能人才竞技平台,培育高技能人才。职工基础理论教育、基本知识学习、基本技能训练是设备部的规定动作。帮助青年职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使职工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索取知识”转变。搭建实战提升平台,把维修现场作为考场,把设备维修作为考卷,把维修实战作为平台,培育职工“敢打硬仗,能打硬仗,会打硬仗”的本领。公司建立健全了设备维修人员流动机制,帮助设备维修人员拓宽视野激发危机感;组织员工参与设备自主大修改造实践,培育各专业技术专家,提升设备管理相关人员能力。
  公司得以在不断探索、提升设备业务管理水平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一方面归功于公司内部挖潜,努力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则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如国家政策的扶持、政府领导的关注、陕西省设备管理协会的指导和帮助等。

今后,公司将与兄弟单位携手,共同为提高运营效率、提升资产质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优化本企业成本效益奠定坚实基础,树立行业形象,不断创新、不断探索,积极推广先进的设备管理理念,为开创设备业务管控新时代而努力。



本刊通讯员 辛杰







社长兼主编:陈雪芹

电 话:(01068515135

编辑部

电 话:(010)68054816/68054838/68054839

广告部

电 话:(010)68054837

发行部

电 话:(010)68052048

学术稿件咨询电话:

电  话:(010)64936065

新闻投稿邮箱:

zgsbgcxw@126.com

技术文章投稿邮箱:

zgsbgc@126.com

开户行

工行北京礼士路支行

户   名

《中国设备工程》杂志社

账  号

0200 0036 0902 2100 604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一区12号楼4门3层(100045)